4月27日,全国工业和信息化系统先进集体、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京召开。为表彰先进、树立榜样,进一步激励全国工业和信息化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崇尚先进、见贤思齐,创先争优、攻坚克难,进一步增强全系统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凝聚力和感召力,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决定,授予291个单位“全国工业和信息化系统先进集体”称号、373名同志“全国工业和信息化系统劳动模范”称号、90名同志“全国工业和信息化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其中,广东先知大数据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总裁兼研发总监梁帆获评全国工业和信息化系统劳动模范,是东莞市唯一获此殊荣的代表。
梁帆,中共党员,7年前他怀着产业报国梦想,放弃海外高校工作,创立先知大数据,力求用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降低行业决策门槛和成本,服务国计民生。他是中国科技和创业创新人才的缩影,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诠释科技工作者和企业家的责任与担当。
从“人找问题”到“问题找人”
扎根一线的“轨道医生”
在沪昆线、川黔线、内六线的崇山峻岭间,梁帆和团队背着仪器,像小学徒般跟探伤工们在轨道上敲敲打打,一边学习一边研发,把每次敲打出来的“动静”进行量化、固化,并在脑海中形成算法,运用在智能设备中。在长达八个月的时间里,烈日高悬,梁帆带领团队深入西南铁路干线,跟随探伤工人一同上道工作。经过240多个日夜的现场勘查,团队积累了海量的、有价值的数据,智能判伤算法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成型,算法精确度甚至超过获得探伤大赛的老师傅。
在智能判伤算法取得突破后,梁帆并未止步。他带领团队开启为期三年的攻坚之路,通过海量人工与机器的对比实验,不断优化迭代——终于,“扁鹊”探伤车、“仲景”分析仪、“华佗”大修决策平台一整套钢轨探伤智能生态产品横空出世。经过反复打磨,这套系统从研发走向成熟应用,如今已覆盖全国五分之一的铁路线路。这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一刀切的决策方式,为钢轨提供精细化的健康状态数据,解决我国铁路轨道自动化伤损检测和智能化钢轨健康状态评估痛点,提升铁路运营安全水平,为国家节省数以亿计的运维成本,它不仅填补国内行业空白,还解决困扰行业几十年探伤漏判多、错判率高且大量依靠人工回放的行业痛点。
从“钢轨探伤”到“食品安全”
跨域赋能的“食安卫士”
梁帆深知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的潜力远不止于此,它们可以渗透到更广泛的国计民生领域,为社会进步贡献更大的力量,于是,他又将目光投向数字政府、数字教育、数字工业等多个领域,针对食品安全问题,他提出全量数据留痕+全过程数据分析+风险发现、预警、处置、跟踪闭环科学方法框架,打造“互联网+明厨亮灶”产品,实现领域监管闭环。该产品已覆盖珠三角1928家餐饮单位、3000多家供应商,服务超200万师生,自平台上线至今,交出食品安全“零事故”的完美答卷,以科技力量筑牢“舌尖上的安全防线”。
从“高校教授”到“多边形战士”
担起企业发展重担
从象牙塔内的学术精英到商海中掌舵的企业领军人物,梁帆身份标签的更迭,伴随着能力的淬炼升级和视野的开拓延展。作为研发总监,他主动拥抱新技术、新浪潮,带领团队突破重重关卡,凭借深厚的专业积淀为研发人员解疑释惑,在他的影响下,团队内部形成一股浓厚的学习氛围与创新精神,不断推动着先知大数据在科技前沿的探索与突破;作为企业联合创始人,他又化身统筹全局的管理者,承担财务、法务、市场、宣传等管理工作,主导战略规划的顶层设计、人才梯队建设及企业文化塑造,助力企业在瞬息万变的科技浪潮中稳步航行。
先知大数据在他的带领下快速成长为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行业领军企业,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拥有授权发明专利95项,软著228项,并受资本市场高度关注认可。同时,梁帆个人也被认定为东莞市特色人才、获评东莞市首批“十佳最美工程师”。
梁帆的奋斗历程,是新时代中国科技和创业创新人才的缩影。他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这不仅是对“科技强国”的躬身践行,更是新时代人才以创新驱动发展、用实干铸就辉煌的时代担当。他的智慧和汗水,生动诠释了科技创新如何催生新质生产力,为推动国家科技自立自强、促进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